南城的秋末,风裹着枯叶在 “望溪村” 的通村路上打旋。张婶跪在塌裂的路面旁,怀里抱着昏迷的丈夫老杨,哭喊着朝村口挥手:“救护车!快让救护车过来!” 路面塌了近两米宽的坑,坑里积着雨水和泥浆,原本要送老杨去镇上医院做心脏搭桥复查,现在救护车被堵在村外,只能眼睁睁看着老杨的脸色越来越白。
村民们围着塌坑,有人试图用木板搭临时通道,可木板刚铺上去就陷进松软的路基里。王大爷拄着拐杖,指着坑边的路面骂:“这路才修了一年!上次下雨就裂了缝,跟工程队说,他们说‘小毛病,车开慢点就行’,现在倒好,首接塌了!这是要人命啊!”
有人急得给陈默打电话,声音都在抖:“陈警官,您快来看看!路塌了,老杨快不行了!上次清溪村的渠是您修好的,您救救我们吧!”
陈默和李伟接到电话时,刚在 “滨海花园” 处理完业主的水管报修,李伟手里还拿着水管扳手,工具包往副驾一扔就往望溪村赶。越野车在乡间小道上飞驰,李伟看着窗外掠过的农田,心里发紧:“农村路看着简单,其实要扛货车碾压,要是偷工减料,一遇雨水就塌。俺猜又是用了隆泰的劣质料,老鬼这孙子肯定还在背后搞鬼。”
赶到望溪村时,周芸己经带着村医在给老杨做急救,她跪在泥水里,手里的除颤仪电极片贴在老杨胸口,额角的汗混着泥浆往下淌:“心率还在降!必须尽快送医院!” 陈默立刻让队员联系挖掘机,从村后小路绕过来,硬生生在田埂上开了条临时通道,救护车终于赶了过来,老杨被抬上车时,张婶抓着陈默的手,指甲都嵌进他的警服:“谢谢 谢谢你们,要是晚了,俺家老杨就没了”
安顿好张婶,陈默和李伟蹲在塌坑边勘察。李伟从工具包里掏出路面回弹仪 —— 这是他特意跟市政工程队借的,还带着取芯机,包侧的口袋露着半块硬邦邦的馒头,是早上从食堂带的,本想中午吃,现在早凉透了。“先测强度。” 他把回弹仪的探头贴在没塌的路面上,按了下开关,显示屏上的数字跳了几下,停在 “18”,脸色瞬间沉了:“陈警官,只有 18pa!通村路至少要 c25(25pa),这连 c20 都不到,根本就是沙子加了点水泥!”
他又装上取芯机,在路面钻了个孔,取出的芯样断面斑驳,中间夹杂着黑色的炉渣和碎石:“你看,掺了至少 30 的炉渣!这是炼钢的废料,根本不能当骨料,一泡水就酥!炉基也没压实,你看这土,一捏就散!” 说着,他挖了块路基土,往地上一摔,土块立刻碎成粉末,“标准路基压实度要 95 以上,这顶多 80,跟松土没区别!”
陈默让李伟取了点芯样里的水泥,用紫外线手电照了照,淡蓝色的光晕在泥浆里漫开来,刺得人眼睛疼:“又是隆泰的荧光剂。这些人把当年没处理完的过期水泥磨碎,掺上炉渣就敢修公路,根本不管村民的死活。”
林薇这时抱着妈妈的监理日志赶来,帆布包上沾着田埂的泥,她一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,翻开日志时,手指都在抖:“妈妈的日志里 有记录!” 她指着 2022 年深秋那页,字迹被雨水洇得有些模糊,却依旧清晰:“‘望溪村通村路招标,‘通途工程队’报价低出正常价 40,法人吴涛曾为‘老鬼’司机,仓库藏有未贴标水泥,疑似隆泰存货’—— 妈妈当年偷偷拍了仓库照片,你看!”
日志夹页里藏着张泛黄的照片,是手机偷拍的,画面里的仓库堆着没贴标的水泥袋,旁边还放着几袋黑色的炉渣,角落里站着个穿夹克的男人,林薇说:“妈妈标注了,这就是吴涛,老鬼的马仔!她还说,工程队施工时,故意把路基压实机调慢了速度,看着在压,其实根本没达标!”
苏晓这时发来消息,声音带着急促:“陈队,查到‘通途工程队’的资金了!320 万工程款,180 万买了隆泰的过期水泥和炉渣,80 万给了镇交通站的副站长刘斌(让他验收签字),剩下的 60 万转到了吴涛的境外账户,而这个账户,上个月刚给菲律宾的一个账户转了 50 万,户主信息模糊,但 ip 地址和老鬼之前的一致!”
更让人心寒的是,苏晓在吴涛的出租屋里找到了一本加密账本,藏在床板夹层里,用防水布包着,里面的字迹歪歪扭扭,却记录得清清楚楚:
水泥处理:将 2018 年产的隆泰过期水泥(结块的磨碎,加 10 新水泥调颜色),每袋成本 15 元,按合格水泥 48 愿卖给项目;
路基偷工:雇佣无证压路机司机,压实遍数从 10 遍减到 5 遍,节省燃油费每月 2 万,给司机加 500 元奖金让其保密;
行贿明细:刘斌每次验收给 10 万,村支书给 5 万,甚至记录着 “故意在雨季前完工,等路塌了再申请维修款,再赚一笔”。
“这根本不是修路,是谋财害命!” 陈默把账本拍在泥泞的路面上,雨水混着泥浆溅在账本上,染黑了那些罪恶的字迹,“老杨要是没及时送医,就是他们的血债!”
根据账本线索,陈默和李伟赶到 “通途工程队” 的仓库 —— 在邻镇的废弃粮站里,仓库门虚掩着,里面的水泥袋堆得乱七八糟,有的己经破了口,灰色的水泥粉混着炉渣,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,踩上去 “沙沙” 响。李伟翻到最里面,发现几袋没拆的水泥,生产日期是 2018 年 10 月,早过了一年的保质期,袋上还能看到模糊的 “鑫源建材” 旧标,被新贴的 “通途建材” 盖住了。
“还有没运走的!” 李伟指着仓库角落的货车,车斗里装着半车劣质水泥,驾驶室里的行车记录仪还开着,里面有段录音,是吴涛和老鬼的对话:“ 路塌了,警察肯定会查,你先把剩下的水泥运到邻省的‘青山村’,那边的路刚招标,我己经打好招呼了 等风声过了,你去菲律宾找我,咱们再干票大的”
技术科很快锁定了吴涛的位置 —— 他正在邻省的高速服务区加油,准备往青山村运水泥。陈默带队赶过去时,吴涛刚把油加满,正准备上车,看到警察的瞬间,他想启动货车逃跑,却被李伟一把拽下来,按在车头上:“跑啊!你修的路差点害死老杨,你还想跑?”
吴涛的脸贴在冰冷的车头上,声音带着哭腔:“我是被逼的!老鬼拿我家人威胁我,说我不按他说的做,就把我儿子绑到菲律宾!那些偷工减料的法子,都是他教我的,钱也大部分给他了”
“老鬼现在在哪?” 陈默追问,“他在菲律宾的具体地址是什么?”
“我不知道具体地址!” 吴涛挣扎着抬头,“他只跟我用加密软件联系,说在菲律宾的‘马尼拉唐人街’,还说最近要回国一趟,拿最后一批‘货’—— 好像是之前藏在老厂的劣质钢筋,要运去青山村修路”
这个消息让陈默心里一紧 —— 老鬼要回国,说明他还没放弃国内的犯罪网络,甚至想继续用劣质材料害更多人。他立刻让苏晓联系国际刑警,紧盯马尼拉唐人街的动向,同时通知邻省警方,拦截吴涛要运去青山村的劣质水泥,暂停青山村的修路工程。
望溪村的路整改工程很快启动。李伟带着 “滨海花园” 的工友们免费帮忙,从市政工程队调来了合格的 c30 水泥和级配砂石,每天顶着寒风在工地干活,手上磨起了水泡,却没喊过一句累。他教村民们怎么检查路面质量:“你们看这新铺的路面,用回弹仪测能到 28pa,取芯样断面均匀,没有杂质;路基压实度用环刀法测,能到 96,这样的路,跑货车都没问题。”
张婶每天都来工地送开水,看着新路面一点点铺好,眼里的泪又掉了下来:“等路修好了,俺就带着老杨来走一圈,让他也谢谢你们这些好人。” 王大爷则帮着指挥交通,不让无关车辆进工地,嘴里还念叨着:“当年修这条路时,俺就觉得不对劲,现在好了,终于能走安稳路了。”
林薇把妈妈的日志放在工地的临时棚里,供村民们翻看,日志里妈妈的字迹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的坚持:“农村的路,是村民的命根子,绝不能用劣质材料糊弄。” 林薇在日志的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:“2025 年秋末,望溪村通村路整改完成,村民出行安全。妈妈,您当年没能阻止的偷工减料,我们帮您纠正了。”
整改完成那天,望溪村的村民们在新修的路上摆了长桌宴,张婶端着一碗刚煮好的鸡汤,递到陈默面前:“陈警官,尝尝俺家老杨让俺炖的,他说要是没有你们,他这条命就没了。” 李伟啃着王大爷家的玉米饼,笑得一脸满足:“这饼比工地食堂的好吃多了,有家里的味道。”
陈默从车里拿出一袋向日葵花籽,分给每户村民:“这是‘南城花园’遗址的花籽,种在路边,明年夏天开花的时候,咱们的路会更漂亮。” 村民们接过花籽,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,像是捧着宝贝。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新修的路面上,反射出温暖的光。远处,救护车送老杨复查回来,张婶扶着老杨,慢慢走在新路上,老杨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陈默知道,虽然老鬼还没抓到,甚至可能己经悄悄回国,但只要他们还在,只要还有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,就一定能守住每一条路,每一个家,首到把老鬼彻底绳之以法。
风又吹过,路边的枯叶打着旋落在新路上,却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,因为路面塌陷而阻碍生命的通道。就像那些即将被种下的向日葵花籽,无论经历多少寒风和霜冻,总会在春天发芽,在夏天开花,向着阳光,向着正义,坚定地生长。而他们,也会像守护这条通村路一样,守护着这座城市里每一份平凡的安全,每一个朴素的希望,首到老鬼落网的那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