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久久小说网>其他类型>监控之外:那位消失的访客无弹窗笔趣阁> 第三十六章:钱庄秘踪与毒厂余孽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十六章:钱庄秘踪与毒厂余孽(1 / 1)

暮春,一场夜雨刚过,“南城花园” 遗址的向日葵嫩芽上挂着水珠,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光。“正义碑” 前,指尖拂过碑上 “李建军” 的名字,突然想起黄柏涛审讯时的一句话 ——“还有一笔八千万,没走银行,走的是‘地下钱庄’,接头人在南城老厂那边”。这句话像根刺,扎在他心里半个月,始终没找到头绪。

身后传来李伟的脚步声,他手里拿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,是从南城老厂废品堆里捡来的。“陈警官,你看这个,” 李伟打开铁盒,里面是几张泛黄的单据,上面印着 “南城老厂物资转运” 的字样,右下角还有个模糊的印章,“老郑叔说,这是当年隆泰往老厂运东西时用的单据,他总觉得老厂不对劲,晚上总有无牌货车进出。”

陈默接过单据,阳光透过单据的破洞,在地上投出细碎的光斑。印章上的字迹模糊,但能辨认出 “兴达钱庄” 西个字 —— 这正是黄柏涛提到的 “地下钱庄” 的名字!“立刻去南城老厂,重点查‘兴达钱庄’的落脚点,还有那些无牌货车的去向。”

南城老厂在城郊,废弃多年,围墙爬满藤蔓,大门上的铁锁锈得打不开。李伟翻围墙进去时,裤脚被铁丝勾破,露出里面磨破的袜子 —— 这是他去年在 “滨海花园” 工地发的工装裤,穿了快一年,还舍不得扔。“里面有个废弃的仓库,门是锁着的,” 李伟趴在围墙上喊,“我看到里面有货车轮胎印,像是刚留下的!”

陈默立刻联系特警,用液压钳剪断仓库门锁。推开门的瞬间,一股霉味混着柴油味扑面而来,仓库里空荡荡的,只有地上的轮胎印还新鲜,墙角堆着几个空油桶,桶壁上印着 “鑫源建材” 的旧标识 —— 和当年 “南城花园” 事故中劣质水泥的标识一模一样。

“不对,” 陈默蹲下身,手指蹭过地面的油渍,“这不是普通的柴油,像是 化工废料的味道。他让技术科的人取样检测,结果出来时,所有人都愣住了 —— 油渍里含有大量重金属,是生产劣质建材时产生的有毒废料,而这种废料,和十年前 “东城建材” 非法排放的废料成分完全一致!

“隆泰不仅通过老厂走地下钱庄,还在这里偷排有毒废料!” 苏晓的声音带着愤怒,“难怪附近的村民总说‘老厂那边的水不能喝’,原来都是他们搞的鬼!”

顺着油渍的痕迹,队员们在仓库后面找到一个隐蔽的地窖,里面藏着一本厚厚的账本,上面记录着 “兴达钱庄” 的资金往来 —— 每一笔都对应着 “化工废料处理费”,最近一笔交易就在三天前,收款方是 “邻市废品回收站”,联系人叫 “老鬼”。

“老鬼?” 陈默突然想起什么,“去年我们捣毁张虎的赌博窝点时,有个叫‘老鬼’的人跑了,当时没查到他的下落,没想到他跟隆泰的地下钱庄有关!”

技术科很快查到 “邻市废品回收站” 的位置,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黑窝点,专门帮企业偷排有毒废料。陈默带着队员赶过去时,“老鬼” 正指挥工人往货车上装废料桶,看到警车,立刻跳上货车想跑,却被李伟拦下 —— 他当年在工地练过摔跤,三下五除二就把 “老鬼” 按在地上。

“我只是帮他们运废料,别的什么都不知道!”“老鬼” 挣扎着喊,脸贴在满是灰尘的地上,“地下钱庄的事是‘龙哥’负责的,他现在在南城的‘望江茶馆’!”

“龙哥” 是南城地下钱庄的头目,也是隆泰集团在国内的最后一个 “保护伞”。陈默带着队员赶到 “望江茶馆” 时,“龙哥” 正和几个穿西装的人喝茶,桌上放着一个黑色公文包,里面是一沓沓现金。“行动!” 陈默一声令下,队员们冲进去,将 “龙哥” 等人当场控制。

审讯室里,“龙哥” 一开始还想狡辩,首到陈默拿出地窖里的账本和 “老鬼” 的证词,他才瘫软在椅上,交代了所有事 —— 他不仅帮隆泰通过地下钱庄转移了八千万资金,还帮他们偷排有毒废料,甚至在隆泰倒台后,继续帮坤沙的残余势力洗钱,将资金转移到东南亚。

“那八千万现在在哪里?” 陈默追问。

“在 在邻市的一个废弃矿洞里,”“龙哥” 的声音带着颤抖,“我把钱换成了现金,藏在矿洞里,等着坤沙的人来取。”

根据 “龙哥” 的交代,队员们在邻市废弃矿洞里找到了八千万现金,用黑色塑料袋装着,堆得像小山一样。现金上还沾着矿洞的泥土,散发着潮湿的味道,却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—— 隆泰集团转移的五亿元资金,终于全部追回了!

然而,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。技术科在检测老厂的有毒废料时,发现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,是生产 “劣质防火材料” 的原料,而这种材料,最近正被运往南城的 “会展中心” 项目 —— 下个月,南城要在这里举办 “国际建材博览会”,要是用了这种劣质防火材料,一旦发生火灾,后果不堪设想。

“会展中心是南城的重点项目,怎么会用劣质材料?” 林薇拿着妈妈的监理日志赶来,日志里 2012 年的一页记录着 “隆泰计划生产劣质防火材料,目标是大型公共建筑”,“妈妈当年就预警过,没想到他们真的这么做了!”

陈默立刻联系会展中心的项目负责人,要求停止使用防火材料,并进行全面检测。检测结果显示,己经安装的防火材料完全不符合安全标准,燃烧性能仅达到最低等级,一旦遇到明火,不到五分钟就会蔓延整个场馆。

项目负责人脸色惨白,承认是为了节省成本,通过 “兴达钱庄” 的介绍,从隆泰的残余势力手里买了这批材料。“我知道错了,”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我现在就组织工人拆除,绝不让场馆出任何问题。”

拆除工作持续了一个星期,李伟带着 “滨海花园” 的工友们主动帮忙,每天都在工地待到深夜。林薇则拿着妈妈的监理日志,给施工队做安全培训,详细讲解劣质防火材料的危害:“我妈妈当年为了阻止这种材料流入市场,差点被隆泰的人报复,现在我们绝不能让她的努力白费。”

周芸也没闲着,她在老厂附近的村子里开了 “临时心理诊所”,给因废料污染而患病的村民做疏导。有个叫小花的女孩,因为喝了被污染的水,得了严重的皮肤病,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。周芸每天都去看她,给她讲故事,教她画画,慢慢让她走出了阴影。“等博览会结束,我们就请最好的医生给你治病,” 周芸摸着小花的头说,“以后这里的水会变干净,你也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,在外面开心地玩。”

资金全部追回后,陈默和民政部门一起,给 “南城花园” 事故的受害者家属补发了剩余的赔偿款。张大姐拿到钱后,给女儿交了大学学费,还带着女儿去 “南城花园” 遗址,给丈夫的名字献了一束白菊:“老周,女儿考上大学了,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,你放心吧。”

张叔也做了腿部手术,恢复得很好,现在每天都去 “滨海花园” 工地帮忙,跟着李伟学做安全员。“等我学会了,就去其他工地做安全检查,” 张叔笑着说,“不让任何一个工人像我当年一样,因为劣质材料受伤。”

老郑叔则把李建军的旧照片放大,挂在自己的小屋里,每天都要擦一遍:“兄弟,隆泰的人都被抓了,资金也追回来了,你可以安息了。以后我会帮你盯着工地,不让劣质材料再害了人。”

国际建材博览会如期举办,会展中心里展示的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建材,其中有一个展台,专门展示了林薇妈妈的监理日志和 “南城花园” 事故的警示资料,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。“安全是建材的生命线,” 林薇站在展台前,向参观者介绍,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资料,让更多人重视建筑安全,不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。”

博览会结束那天,陈默、李伟、林薇、周芸一起坐在 “南城花园” 遗址的长椅上,看着夕阳慢慢落下。向日葵己经长到半人高,翠绿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晃动,再过不久就要开花了。

“妈妈当年说,‘做安全工作,就像种向日葵,要用心浇灌,才能长出好苗子’,” 林薇轻声说,“现在我们终于做到了,不仅守住了安全,还守住了正义。”

周芸点了点头,看着远处的会展中心:“今天有个外国客商跟我说,他们要把我们的安全标准引进到他们国家,还想跟我们合作,推广优质建材。我觉得,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。”

李伟拿出叔叔的旧安全帽,轻轻放在向日葵的幼苗旁:“叔叔,你看,现在的工地很安全,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。我会继续做安全员,把你的精神传下去,让更多人知道,安全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陈默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里满是平静。这场从 “南城花园” 事故开始的追查,历时十年,跨越国内外,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隆泰集团的犯罪网络被彻底摧毁,所有罪犯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,受害者得到了赔偿,潜在的安全隐患被排除,甚至还推动了建筑安全标准的推广 —— 这一切,都离不开每个人的坚持和努力。

南城的夜晚,灯光璀璨,会展中心的灯光更是明亮,照亮了整个城市。陈默知道,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,但只要他们心中有正义,有对生命的敬畏,有彼此的陪伴,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。

而 “隆泰案” 留下的,不仅是一份份判决书和赔偿款,更是一种信念 —— 正义或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;安全或许需要付出代价,但永远值得守护。这种信念,会像种子一样,在南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在每个人的心里开花结果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